字花 第75期/2018:叛逆者 (電子書)

NT $ 270


繼「目擊者」後,改版《字花》聚焦第二種人間處境:叛逆。

叛逆離不開行動,其實也離不開體制和權力,兩年前由民間走進議會的朱凱迪,對抗爭方式的轉變有甚麼新體會?他在專訪中,從個人的抗爭前史暢談到如何打破叛逆本身的框限,在在透射出艱難時局下對個體與集體、叛逆與順服的獨特思路。要知道,叛逆也有「譜」,馬傑偉為大家整理社會異類的文化想像,其中叛逆的光譜最為浮動,背後可能只是反映著鞏固主流的儀式。詩必須另闢蹊徑,奚密細讀顧城和夏宇的兩首詩,反抗的氣質體現了先鋒的精神。游靜和崔舜華,前者以詩寫出破框之難,後者深入獨行的拉扯,無疑提醒了內省作為長久抗世的方法。從空間著眼,在高度資本化的城市叛出自己的空間有多大可能?小西道出困境,也總結了一些重要的實踐經驗。俞若玫與李屏瑤精采的短篇,對世道的營造既魔幻又赤裸,各自觸碰了叛逆者系譜的兩端。至於文晶瑩和黃永生的藝術創作,則以破格的批判形式,彰顯了反叛也可以是一種餽贈。

今期BookB,重點推介潘國靈對黃碧雲名篇〈失城〉的續寫,二十年後,巴赫大提琴無伴奏仍然獨奏著,詹克明的女兒、陳路遠和伊雲思的命運又怎樣?謝曉虹特約撰文,解讀西西的多聲道新作《織巢》,同樣不能錯過。

誰闖進了「法則的叢林」?今次「起格」徵稿,四位作者從不同角度挑戰成見,重設規則。畫家林建才,則從董啟章《安卓珍妮》看到模擬的可能,別出心裁地手繪鏡像。專欄部分還有崑南從星相角度,剖析林燕妮生前的死亡陰影。三個常設欄目,「香港文學開引號」帶大家飛越「意識流」上空,吃一碗「三及第」;「交換飄流」以「門」為題,三位年青作家繼續穿越;「四手聯彈」邀來羅貴祥和沈雙,從氣候變化和劉以鬯切入「世界文學」這話題。

董啟章身為父親,他試著理解兒子的心路,對外星血緣的焦慮,寫在〈星之孩子〉裡;詩人洪曉嫻專訪,坦率她對母親及女兒的回憶與寄望,同時更確認自己應負荷的一課;兩位漫畫家,黃照達和阿高,在沉重與輕鬆之間,演繹父愛;八位年代不同、身份相錯的詩人大集結,包括廖偉棠、夏夏、呂永佳、曹疏影、陳康濤等,交換不能輕易向至親交出的情書;張婉雯與梁莉姿從女性角度出發,敘寫母女關係的微妙處,以及家庭日常的暗湧;我們更邀請了四個世代的受訪者,描述「最愉快的一天」,展現他們對快樂親子圖景的不同詮釋。

新類型旅途書寫專欄「交換飄流」加入另一位年輕作家李日康,與上兩位旅客沐羽和洪昊賢結緣,互補華美濾鏡背後的「卑賤」風格。「重寫本土」有葉愛蓮別出機杼的改編,重新想像劉以鬯的著名極短篇〈打錯了〉還有甚麼時代的無常。鍾玲玲揪心的連載來到尾聲,愈交織愈難言的愛與慈悲可有出口?「眾綴」的三篇評論,對廖偉棠的詩集《櫻桃與金剛》、韓麗珠小說《空臉》和木心罕為人道的畫作,各自提出了透闢之見。香港詩壇老頑童蔡炎培為去世的余光中和洛夫留下的手稿,同樣值得觀摩細味。


文學 叛逆 短篇